一直以來,如何在廣闊海域救援落難船員與飛行員是人們廣為關注的話題。在諸多手段與方法中,將飛機的高速高效與船舶的穩定可靠結合在一起,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,這就是以空投式救生艇為代表的空投式??站壬O備。
誕生于戰爭中的海上空投木制“方舟”
在航空工業發展早期,飛行艇和水上飛機因其反應迅速,成為海上搜救的主力。但是,它們往往因為事發海域海況惡劣而無法完全派上用場。
二戰爆發后,??諔饒龅募ち覍故沟脤I先藛T的搜救行動更加頻繁。在此背景下,空投式救生艇應運而生。
英國皇家空軍最早使用“萊桑德”式聯絡機向在海上被擊落的空勤人員空投充氣式救生筏,成為空投式救生艇的雛形。
首款真正意義上的空投式救生艇是MarkⅠ型空投式救生艇,該艇由英國船舶設計師烏法·??怂褂?943年為英國皇家空軍設計。
它是一種由多層木板制成的獨木舟,以兩臺電動機作為主動力,一根可拆卸的桅桿與船帆作為輔助動力,擁有自扶正能力,即使在海上投下時傾覆,也能自行回正。
該艇配有食物、淡水、雨衣、醫療包、無線電信標等救生物品。在戰場上,該艇由經過改裝的美制“哈德遜”轟炸機掛載,在發現遇險人員后從200多米的高度投放入水中。
此后,美國希金斯工業公司改進了這種空投式救生艇,彌補了它過于脆弱、無法在惡劣投放環境下完好使用的缺陷,設計出由層壓式桃花心木制成、有20個獨立防水隔層的A-1型空投式救生艇。
與MarkⅠ型空投式救生艇相比,A-1型空投式救生艇配備兩臺小型引擎,可長時間自主航行。A-1型空投式救生艇由SB-17G搜救機掛載,可從450多米的高度投放。1945年3月,SB-17G首次在北海海域投放了一艘A-1型空投式救生艇,在惡劣風暴環境中救援了一架“卡特琳娜”飛機上的6名遇險機組人員。
這個時期的空投式救生艇全為木質結構,須由改裝的大型飛機攜帶投放。盡管受到諸多技術限制,它們仍然在戰爭中發揮了不小作用。據統計,在整個二戰期間,英國制造了500多艘空投式救生艇,挽救了600多名空勤人員的生命,成為收效較好的海上“生命方舟”。
打造全金屬外殼的海上救生“大塊頭”
二戰結束后,基于戰爭時期的實踐和冷戰開始后的軍事戰略需求,一些大國依然很重視??站仍α康慕ㄔO與發展。
此時,空投式救生艇的材質發生較大變化,由木質改為鋁合金艇身。如由美國EDO公司設計制造的A-3型空投式救生艇,由SB-29“超級小飛象”搜救機掛載。英國的Mark全金屬空投式救生艇也于1953年進入英國皇家空軍服役,主要由“沙克爾頓”MR.3海上巡邏機投放。
蘇聯這個時期在空投式救生艇研制上“個性”鮮明。蘇聯早期研制了為圖-16S轟炸機配備的具有自航能力的374A“軍艦鳥”空投式救生艇。
該艇艇身由鋁合金鉚接而成,長9.3米,重3.4噸,開放式船員艙還帶有可折疊遮陽棚,能夠容納15名遇險人員。該艇的動力為汽油引擎,能以5節的航速航行1480千米,具有良好的抗沉性能。
同時,蘇聯海軍航空兵為其配套裝備了“舟艇-M”遠程無線電控制系統、“支流”及“長釘-A”海上搜救與導航設備,從而使圖-16S轟炸機能夠在60-100千米的范圍內確定其位置。
考慮到遇險人員可能因體力不支而無法爬上救生艇,蘇聯還研制了可搭載救生員的“梅花鱸”空投式救生艇。該艇長9.8米,重4.7噸,可搭載3名隨艇救生員,由安-12PS搜救機從600-1500米的空中投放至有關海域。
它不但可容納8名遇險人員,還配備2個可搭載25-30人的充氣式救生筏,在需要時放入水中拖曳行進。這種復合式??账丫认到y在當時首次實現了人船一體空投。
在此基礎上,蘇聯進一步研制出由“伊爾-76”MD運輸機投放的“潛鳥”大型空投式救生艇。該艇長12.4米,重7.2噸,是名副其實的“大塊頭”。與其他型號的空投式救生艇相比,“潛鳥”的容量相當可觀。該艇自身最多可容納30名遇險人員,而搭載的3個充氣式救生筏最多可容納90人,使其一次性可救援的遇險人員超過百名。
這一時期的空投式救生艇,材質基本上都改為了全鋁合金,艇身更加堅固,具有自航能力強、可救援的人數多的特點。同時,體積更大、體量更重,這對載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從大型救生艇到小型通用救生套件
冷戰后期,空投式救生裝備的研制與使用路線開始發生轉變,即由專用飛機搭載救生艇轉為搭載通用的救生套件。
發生這一轉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:首先,傳統的空投式救生艇結構復雜、體積與重量都較大,使用條件較為苛刻;其次,用于??账丫鹊娘w機自身性能大幅提升,續航能力更強,對救援目標的定位也更加精準。而更主要的原因則是世界遠洋??账丫润w系日益完善,特別是世界各主要海洋國家普遍建立了軍民融合、??找惑w的全方位??账丫润w系。這個體系反應迅速、手段多樣。如此,對于耗資不菲、體重個大的空投式救生艇,各國軍隊的需求已不再像之前那樣強烈,取而代之的則是體積小、重量輕、通用性強、性價比高的空投式通用??站壬准?。
這類套件以充氣式救生艇或救生筏為核心,不再需要固定載機,可由多種航空器攜帶,以簡捷、高效的方式投放至事發海域。
如蘇聯在冷戰后期研制的KAS-150空投式??站仍准?,內部裝有一個充氣式救生劃艇或一個充氣式救生筏,重150千克,未展開前長1.58米、直徑50厘米,可由圖-16、圖-142、圖-95、伊爾-38、安-12等多型飛機掛載。
這一救生套件成為蘇聯時期產量最多、運用最廣泛的空投式通用救生設備,甚至用到了21世紀初。
美國的“通用空投救生套件”UNI-PAC則是一個半剛性的圓柱形容器,內裝能夠容納10人的自動充氣式救生筏、救生用品包、可漂浮回收纜繩和減速降落傘,以及帶有多種信號的定位浮標等物品。英國也研制了“空中救援套件”與空投式救生套件ARK等。
各國研制的空投式通用救生套件中的救生物品種類越來越多,除必不可少的充氣式救生艇或救生筏之外,還包括遇險人員用于淡化海水的便攜式海水淡化裝置、海水脫鹽劑,用于標識遇險人員位置的多功能救生飄帶、救生信號槍彈、光煙信號管、海水染色劑、閃光標位器與各類便攜式無線電臺,以及用于保護遇險人員安全的化學產熱袋、驅鯊魚劑等等。
同時,投放救生設備的載機也在發生變化。一方面,大中型固定翼飛機可用于投放各類通用救生套件,大中型直升機也可實現點對點垂直升降、空中懸停施救;另一方面,無人機投放空投式通用救生設備成為這個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。它能有效解決由于惡劣的海上氣象條件和有限的飛行續航時間,有人駕駛海上搜救飛機無法做到24小時全覆蓋的問題。
如以色列無人機廠商埃爾比特公司就研制了專門用于??站仍?、可連續飛行24小時的“赫爾姆斯”-900海上搜救型無人機。
該型無人機最主要的特征是在兩翼4個掛架上掛有橙色充氣救生艇,非常醒目。在執行海上搜救任務過程中,“赫爾姆斯”-900無人機通過機載雷達和光電/紅外傳感器來發現識別海上的幸存者,并利用機載計算機準確規劃飛行路線、飛行高度。它能在低空飛行中將充氣救生艇精準地空投到幸存者身邊。
應該說,空投式救生裝備的發展體現的不僅僅是??站仍O備本身的技術水平,其由小到大、再由大到小的演變背后體現的也是世界??站仍w系由弱到強、由零散到成體系的發展歷程。
地址:浙江溫嶺市松門迎賓工業區 手機:13858659788
電話:0576-86666901 傳真:0576-86661101
郵箱:tzzgjx@163.com 官網:www.dizifilmoyunculari.com